资讯搜索: [订阅][投稿]
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人才资讯

明年这5类基层医疗人才“最抢手”

news.PharmNet.com.cn 2021-12-27 基层医师公社 字号:放大 正常
  寒冬过后是新春,2022年马上到来,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基层医师公社从国家大方向及广大群众需求方面预测,明年这五类基层医疗人才需求量将剧增。
 
  第一类:全科医师
 
  日前,国家发布通知,2022年将拨款76亿用来培养卫生健康人才,其中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为明年新增项。
 
  “自己职业生涯又多了份保障。”
 
  上个月,来自河北邯郸的王克克医生刚拿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这是他转岗后最大的感受。
 
  “以后全科医生会越来越多,要求会越来越高。现在全科医生能看病,能做公卫服务。国家在全力发展全科医生,我充满信心”。
 
  近两年,我国先后就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出台一系列政策,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例如,广东深圳罗湖区以年薪30万元起的优厚待遇吸引全科医生;一些省份试点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给予较高待遇……
 
  不难看出,基层全科医生地位正在提升,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基层医疗质量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距离203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5名全科医生的长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从目前国家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未来几年经过“重金打造”的全科医师将迎来加速发展期,扛起基层医疗领域的大旗。
 
  第二类:公卫医师
 
  公共卫生医师是我国四大执业医师之一。在基层,他们每天都在与患者打交道,但大部分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处方权。不少公卫医师表示,这令他们有劲没地方使,存在感低。
 
  随着疫情防控需要,公卫医师的价值被充分发挥,关于公卫事业的反思、建议和政策,也逐步开始落地。
 
  2020年底国家卫健委提出,完善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相关政策,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其临床处方权。
 
  今年8月、10月,广东、三明等地相继提出,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其临床处方权,培育公共卫生领军人才。
 
  更让人激动的是,12月吉林省提出,公卫医师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就可以加注执业范围,在中医或西医临床科室执业。
 
  处方权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真正落地,加注专业让公卫医师插上翅膀,这些都给基层医师创造了更多的上升机会。
 
  2022年,拥有更多执业权限的公卫医师,有望在基层医疗行业大放光彩。
 
  第三类:中医医师
 
  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西学中教育,进一步扩大基层中医人才队伍,不少人看到了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势头。
 
  各地加大乡镇卫生院中医院建设、配备中医医师,发展重心逐渐下移至基层的信号愈发强烈。
 
  为什么中医人才在基层如此吃香?
 
  最重要的就是得人心。中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瑰宝,老百姓也十分信奉。相比西医,中医近些年在基层适用率更高,对重点人群防治和慢病管理上都有独特优势。从事中医诊疗的医生自然更容易获得群众青睐。
 
  在基层中医耕耘20多年的刘立红医生深有感触,他说在基层,中医几乎就是“全科”,街坊邻居哪里不舒服了都来看看,慢慢地就扩大了服务人群,服务项目也随之增加,收入自然就上来了。
 
  其实,中医里有类似感受的医师不胜枚举,多数基层医生最近开展的诊疗项目,均包含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
 
  基层是中医药发展的沃土,也是中医药保障百姓健康的主阵地,选择中医药诊疗手段是基层医生不错的选择。
 
  第四类:康复医师
 
  康复医师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似乎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其实这类人才可以说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香饽饽。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对于康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先来看一组图:
 
  图源:智妍咨询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康复治疗需求预测高达6000万人,是2019年的7000余倍。同理,康复治疗人才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
 
  今年6月国家发文,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11月,政策落地,2022年将在全国15个省份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康复医疗蓬勃发展正式拉开序幕。
 
  康复医师有何前景呢?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向基层医师公社提出两点看法:
 
  大方向上看,社会需求大,且相对来说经济划算,用药少、药占比低,是解决医保负担问题的一个方向。
 
  小方面说,它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不需要依赖药物;其次可以提供其他收入来源,比如上门服务等。
 
  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
 
  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群众需求度上来看,康复领域都是一个朝阳产业。2022年,康复医师数量或出现井喷式增长。
 
  第五类:医养结合服务人才
 
  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康复医疗,还有医养结合服务。
 
  尤其在基层,老年人居家为普遍现象,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可以直接为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是医养结合的关键,也是大势所趋。
 
  早在2015年,国家就提出要构建以人才培养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在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医养结合政策文件都提到注重人才培养,鼓励人才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预计到2022年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要完成这个目标,急需强大的人才资源支撑。医改研究专家徐毓才表示,医养结合是门崭新的、复杂的,同时具有新时代性的行业,对基层人才要求不低,如今还在起步阶段,大家可以大胆尝试。
 
  社会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在国家政策不断驱动下,自身医疗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在2022年来临之际,祝所有基层医生们都有一个美好前程。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返回医药资讯首页

食药法规APP

中医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