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健康用药

中医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日期: 2020-04-07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流行病。在这场人类和病毒的战争中,中国的中医学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医治病的原理是什么?哪些中药能够起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效果?记者带您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贡献中医方案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上,将大规模暴发的疾病称为“瘟疫”。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瘟疫流行。
 
  千年磨砺中,中医学积累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经典名著,系统总结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方剂药物和技术方法,凝结了古人对疫病防治规律不断探索、思考、总结的智慧。
 
   “中医药学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每逢遇到重大疫病事件,都能从中医学中寻找解决办法。”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据统计,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共有74187名患者使用了中医药,占患者总数的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记者了解到,针对新冠肺炎,中医医疗队积极开展分类救治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方舱医院里收治的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方舱医院的治疗目标就是阻止轻症转为重症。在此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除了给汤剂或者口服的中成药以外,还有按摩、刮痧、贴敷这些综合治疗。”
 
  以江夏方舱为例,该方舱医院收治患者564名,没有一例转为重症。在其他方舱医院推广后,轻症转重症率在2%到5%。
 
  对于重症患者,还是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张伯礼介绍,中医医疗队在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等都积极参与到重症救治当中,取得了很好疗效。“中药注射剂对稳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合水平具有积极作用。重症救治、中西结合、降低病死率是我们取胜的核心。”
 
  在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阶段,肺部的炎症还没有完全吸收,免疫功能也没有完全修复,有时会出现乏力、咳嗽等症状。在此情况下,如果做一些呼吸锻炼,配合中医药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对于改善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保护脏器,恢复免疫力,均有着积极作用。
 
   “中医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当中有着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的病程就像一条抛物线,我们中医药在两端有比较好的作用。虽说目前为止并没有特效药,但中医有有效方案。中西医结合救治,是我们中国方案中的亮点。”张伯礼说。
 
  科学评估中医疗效
 
  我国传统中医非常强调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这也是造成中医学不断遭受质疑的原因之一。
 
   “随着医学的进步,业内也认识到,要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方法来评价其疗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认为。
 
  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带领团队,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分别评价了金花清感胶囊与芪苈强心胶囊,对甲型流感H1N1与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在对比了数百例样本后,专家们发现,金花清感胶囊能够明显缩短流感病人发热时间,而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衰的心脏功能。这些研究成果也发表在了国际期刊上。
 
   “其实,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模式上具有明显不同。从西医来看,多数化学药物都是单靶点的。而中医和中药更多是多靶点的。也就是说,中药更像是团队在作战。”邱海波表示,对于疾病来讲,在其发展过程中,是有很多点可以干预的。就像新冠肺炎,病毒导致了炎症、免疫的失调,进一步导致了器官功能的损害。也就是说,病毒、炎症、免疫力异常导致的器官损害都是靶点。西药是化学药物,往往是针对某一个靶点治疗。而中药对病毒的复制、对炎症和免疫的调节以及对之后的器官损伤等方面均可能产生影响。
 
  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中医药针对传染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3种治疗方法,清热、化湿和解毒。因为各种传染病的病因不同,这3种治法各有所偏重。其使用好比能够迅速动员一个国家的军队保卫体系,驱赶外来敌人(病毒)。具体来看,化湿起到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好比是提振了军民的士气。解毒是打击病毒,相当于给敌人当头一棒。清热,使病毒无处躲藏,相当于改变人体的内部环境。
 
   “大疫出良药”
 
  中医学在我国传承数千年而不衰,这是为什么?
 
  张伯礼认为,这是因为中医还在不断发展。中医的核心内容、理论基础、哲学思想不变,而它的理、法、方、药,具体看病的技术、方法、药物几乎每天都在变化——就是推动中医前进的内生动力。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我国古代医者智慧的结晶。比如,《黄帝内经》讲,“上工治未病”,强调的就是中医的预防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在这次抗击疫情中,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应湖北省卫健委要求,他们为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了药食同源的预防方,没有出现一例感染。
 
  《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中医强调提高人体的正气。可以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中医特色健身方法,也可以选择提高正气、药食同源的中药产品等,以达到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黄璐琦说。
 
   “大疫出良药。”“大的疫病以后通常会出一批好药。”张伯礼说,这次疫情虽然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但中医专家们从老药里筛选有效药物,并研制了几个新药新方,形成了“三药三方”。
 
   “对已纳入第五、六、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中成药和方剂,我们开展了临床疗效的同步观察,已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余艳红说。
 
  其中,金花清感颗粒是在2009年H1N1流行时研制的治疗流感新药,主要功效是疏风宣肺、清热解毒,已经上市。这个方子是由《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和《温病条辨》的银翘散两个方子合方组成的。在其研制过程中,王辰院士就做了一个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在美国《内科学年鉴》上发表了论文,证明它治疗甲流的疗效与达菲相当,但是副作用更小,价格更低廉。
 
  清肺排毒方来源于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等,它是一个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通用方。黄璐琦介绍,通过患者肺部影像学对比显示,服用清肺排毒汤6天后,93%的患者肺部病灶显示不同程度缩小和吸收。
 
   “中医和西医虽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均会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黄璐琦说,因此,现在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中医针灸。为此,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纳入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久坐“累身还累心” 专家...
·接种HPV疫苗后是否就不会...
·粤进入登革热流行季 广州...
·暴雨后如何防病保健康?这...
·强降雨过后,日常生活要注...
·国家疾控局发布洪涝灾害健...
·暑期护眼 这些热点问题请了解
·专家:长期熬夜可致颅内动...
·专家:夏季防治风湿应少吹...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