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 > 健康家园 > 健康导航/饮食健康

喝汤,真的没营养吗


www.PharmNet.com.cn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日期: 2020-06-11

  喝汤滋补的神奇作用,在民间传说已久。鸡汤、骨头汤、牛肉汤,味道鲜美,如果再能有保健作用,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也有很多科普人士和营养专家说,汤其实没什么营养,营养都在“渣子”里面。到底真相是什么呢?咱们今天从科学的角度说一说。
 
  骨头里的钙很难煮出来
 
  咱们先说说一向最受欢迎的“大骨汤”。传统认为骨头汤能补钙健骨,能促进下奶。不过,这几个功效都离不开补钙这个基础(人类的乳汁中也含有丰富的钙)。
 
  认为骨头能补钙,这想法也很合情合理。因为动物体内钙量的99%存在于骨组织中,主要以羟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不溶于水。其他形式还包括微量非结晶状态的磷酸盐/柠檬酸盐和碳酸盐(也难溶于水),以及微量存在于血液和细胞中的钙离子。所以,骨头就是动物体内储藏钙的大仓库。
 
  但是,正因为骨头中的钙是“坚强”的不溶状态,所以很难煮出来。
 
  早在1999年就有研究论文探讨了骨头汤能溶出多少钙这件事,结果是这样的:用完全不含有钙离子的三蒸水来煮骨头汤,结果汤中钙含量低到可以忽略;然后又用压力锅,加大压力,煮上两小时,也没能明显增加骨汤中的钙含量。所以,骨头汤并不能补钙。
 
  加醋熬煮的骨头汤,钙含量不如大白菜
 
  但是,很多人会说:我在煮骨头汤的时候加了两勺醋,醋不是能让骨钙溶出吗?没错。关键是到底加了多少醋,到底能溶出多少钙。
 
  另有一项2008年发表的研究,研究者将500g猪的股骨切碎,加入1500g水,再于煮沸时加入75g的醋,继续慢慢煲汤。结果和不加醋的处理比较,骨汤中的钙含量的确是显著增加了。同时还测出了其他矿物质,如镁、钾、锌等,溶出量都有所增加。
 
  关键是,到底溶出来的钙有多少呢?加了75g醋,按普通汤匙大概是7-8匙,够多了吧。但是加醋煮后,汤里面的钙含量依旧很低,为49mg/kg。
 
  日常评价食物营养,一般是用mg/100g来算的,49mg/kg就是5mg/100g。这个量可真不算多啊——大白菜就含有50mg/100g的钙,牛奶和卤水豆腐钙含量超过100mg/100g。
 
  按我国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是每日800mg;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准妈妈、哺乳妈妈的推荐量是1000mg。而目前我国居民膳食中每天摄入钙的量大约在400mg,因此大部分成年人再补400mg就基本足够了。
 
  为了补钙喝加醋的棒骨汤,大概要喝掉400mg÷5mg/100g=约8kg的汤,才能达到补钙效果。连一天喝掉8kg的水都有危险,更遑论8公斤油腻腻的汤呢!
 
  无论什么骨头汤,含钙都比牛奶少
 
  虽然骨头里的钙看似油盐不进,不过,也有出来的机会。
 
  一方面,可以加大醋的数量,不是加75g的醋,而是加300g,差不多就是用醋来替代白水熬骨头汤。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说钙的溶出量可以扩大4倍,20mg/100g,还是多少有点补钙意义的。
 
  比如广东有一款给产妇喝的“甜醋猪脚汤”,就要放一大碗甜醋(大概能有300-400克)加水来煲汤几个小时,估计一天喝三四碗汤,能补充一百毫克左右的钙,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另一种做法,就是用机器把骨头打碎做成骨泥,然后把它再煮几个小时,钙含量就比较高了。所谓“骨汤面条”之类,有的会加一些骨泥酱。不过实际上,骨泥没法直接吃,要加汤来兑稀几十倍。稀释之后,一碗骨汤面里的钙含量,就只有几十毫克了,但至少比普通骨头汤的钙高出不少。
 
  所以,无论什么骨头汤,含钙都比牛奶少,包括所谓的骨泥汤。
 
  奶白色的汤是脂肪乳化形成的
 
  和营养价值关系不大
 
  相信很多人会说:可是汤里还有奶白色的营养啊。很多人特别迷信乳白色的奶汤,觉得它们特别特别“补”。
 
  事实上,一些久熬的浓汤之所以呈现乳白色,只是脂肪的乳化现象,和营养价值多高风马牛不相及。就是说,脂类物质的微球均匀分散于水中,引起光线散射而变成乳白色。这只是乳化效果带来的光学现象。
 
  比如说,煮棒骨时,煮鸡皮时,煮鲫鱼时,煮烤鸭鸭架时,煮蛋黄时……会溶出一些胶原蛋白或其他可溶性蛋白质,还有各种磷脂,它们具有天然乳化剂的效果。在水滚动沸腾的条件下,蛋白质和磷脂可以帮助脂肪微球稳定分散于水中,故而汤就能煮成乳白色。脂肪含量越高,则乳白色越浓郁,汤越黏稠,所以做鲫鱼奶汤时,鱼一定要用油煎过,否则汤就太稀。
 
  如果慢火煲汤,则水不沸腾,油脂得不到乳化分散,就集聚在汤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浮油。
 
  骨髓里都是饱和脂肪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骨髓里出来的油,和肥肉可不一样,那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能够“补精填髓”。
 
  骨髓本是一种好东西。与人的发育类似,幼年的猪牛羊等动物的骨髓腔中,是能够制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红骨髓,其中富含铁元素和蛋白质。煮熟之后,红骨髓会变成褐色。但随着动物的不断成熟,红骨髓会不断转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黄骨髓煮熟之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骨髓,吃起来有一种油腻感。
 
  成年动物的黄骨髓,主要成分就是饱和脂肪,少量氨基酸,加上少量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鞘磷脂等(但是还没有蛋黄多)。
 
  很多人说:你怎么知道黄骨髓里饱和脂肪多?那很简单。骨头汤熬好之后,只要稍微放凉点,上面就有一层厚厚的白色脂肪——和猪油有什么两样啊?长链的饱和脂肪酸就有这个特点,熔点高,室温下容易凝固,加热之后就会化开。
 
  骨髓的脂肪中的确有“特殊成分”
 
  不过,骨髓中的脂肪毕竟和普通的白色脂肪不一样,它含有神经鞘磷脂这类微量成分,具有褐色脂肪组织的特征。对于骨髓中的脂肪,近年来倒是有了些正面的研究报道。
 
  比如说,著名的《CellMetabolism》杂志在2014年刊登了一项研究,证实骨髓中的脂肪组织可以制造出“脂联素”。这个激素可是好东西,它的水平升高时,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都会下降。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产生的。当人体减肥的时候,脂肪组织减少,按理说,脂肪组织制造出来的脂联素也应当减少才对。但是,它在减肥之后反而会增加。现在研究确认,骨髓中的脂肪能够制造脂联素,它可以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
 
  只是,骨髓脂肪中到底含有多少脂联素,查不到数据。既然是激素类物质嘛,含量就超级低,千万不要指望它的含量能和氨基酸、脂肪之类成分相提并论。而且吃进去以后能否真的提升人体自身的脂联素水平,还很难说。
 
  汤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含量很客观
 
  公正地说,肉汤、鸡汤确实含有不少可溶性的营养素,不应被贬低。
 
  有硕士论文研究证实,蛋白质成分的确主要在肉中。肉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但是肉本身却含有15%以上的蛋白质。即使溶出了一部分白蛋白、球蛋白和氨基酸,依旧是肉中含有的蛋白质比较高。
 
  肉块里的蛋白质含量高,这没错。但有人说肉汤的营养不值一提,我倒是不这么看——2%的蛋白质已经相当可观了!
 
  传统1斤黄豆加20斤水磨出来的家常豆浆,蛋白质含量仅有1.8%,但它已经被人们称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架不住豆浆一喝就是一大碗啊,300毫升的豆浆含有5.4克蛋白质,这已经不能忽略不计了。如果豆浆稍微打浓点,就更高了。
 
  至于以优质蛋白质而著称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也只有3%,喝半斤(1盒)牛奶摄入蛋白质7.5克。如果久煮的肉汤里所含蛋白质为2%,那么喝300克(一次性纸杯1杯半)的汤就能获得6克蛋白质,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量呢,怎么能说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呢。
 
  那么鸡汤呢?道理也是一样的。
 
  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上的数据:100克瓦罐鸡汤中含蛋白质1.3克,维生素B1含量0.01毫克,维生素B2含量0.07毫克,钙2毫克,钾39毫克,磷20毫克,镁5毫克,铁0.3毫克。
 
  相比而言,没有煮过的100克鸡胸肉含蛋白质19.4克,维生素B1含量0.07毫克,维生素B2含量0.13毫克,钙3毫克,钾338毫克,磷214毫克,镁28毫克,铁0.6毫克。
 
  这么比一下,就知道溶入汤中的营养并不算太少,微量营养素溶出比例在10%~50%之间。比如汤里的维生素B2溶出比例就相当高。何况,吃肉的量往往没有喝汤的量多。一顿吃300克肉的女性不多,但每餐喝300毫升汤(一次性纸杯1杯半)毫不费劲,得到的维生素B2为0.39毫克,占轻体力活动女性日摄入参考值的三分之一,还是颇不可忽视的。300毫升鸡汤中还有117毫克的钾,占成年人一日参考值的6%。
 
  除了蛋白质、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之外,肉中的其他小分子含氮物,如肌酸、肌醇、肉碱、鲜味肽和鲜味核苷酸等可溶性成分也进入了汤中。食品风味研究表明,鸡汤、肉汤的鲜味,除了来自于氨基酸,也来自于鲜味核苷酸(如肌苷酸和鸟苷酸)的钠盐,以及一些特殊的鲜味肽。
 
  这些成分给汤带来美好的味道,并提供可以快速吸收利用的小分子含氮物,对一些手术后无法进食固体食物,以及消化不良、食欲低下的人群来说,还是会对增加营养供应有一定帮助。这些好处无须抹杀。
 
  记得前几年曾经流行过一种滋补汤,就是把牛肉切碎,小火慢煮几个小时,让汤变得非常浓稠,给那些吃大块肉无法充分消化的体弱者来补充营养。如果患者的确消化不良、贫血瘦弱,这么吃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那些牙口甚好,食欲旺盛,消化能力正常的人,直接吃肉就好了,就不必依赖煮汤方式来增加营养了。
 
  控尿酸的人也有可以喝的汤
 
  有一类人需要远离鱼肉浓汤——那就是尿酸过高的人。肉汤、鸡汤中含有多种核苷酸,而核苷酸是鲜味的来源,也是嘌呤的来源,比如鸟苷酸里面含有鸟嘌呤,腺苷酸里含有腺嘌呤,肌苷酸里含有次黄嘌呤。
 
  因为含嘌呤的核苷酸成分易溶于水,会从肉、鱼里面跑出来,而且不是跑出来一点点。因为汤的体积比肉的体积大,那么在久煮达到扩散平衡之后,汤里的嘌呤总量会比肉块里面还要多。煮的时间越长,从细胞中出来的核苷酸越多,所以痛风患者还是不要喝浓郁的鲜汤为好。
 
  嘌呤不会凭空产生,并不是加热本身带来的。直接吃鱼肉海鲜也有嘌呤,但是涮火锅的时候,不仅你吃的鱼肉海鲜,连其他人吃的食材中的嘌呤也一起进入汤中。所以在久涮之后,汤里积累的嘌呤总量会升高,而且脂肪也很多。
 
  但是,这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能喝鲜汤。这事情只有高尿酸血症的人需要考虑。对宝宝而言,嘌呤作为核酸的成分,是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甚至有些婴儿奶粉还专门添加含嘌呤的核酸物质。
 
  不过,有一种汤是很适合控尿酸人士的,那就是粮食汤。比如煮大米饭时捞出来的米汤,煮小米粥、玉米米查时捞出来的汤,都很好。其中不仅嘌呤含量特别低,而且含有溶出的钾元素和B族维生素,是有利于控制尿酸的。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打印】 【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健康推荐
·中国国家疾控局:全国短期...
·专家谈HPV“疫苗犹豫”:...
·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儿...
·肺结核和感冒如何区分?该...
·西藏首家青少年心理咨询室...
·肿瘤防治需警惕三大“夺命...
·戴口罩,打疫苗,现在还需...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关注...
·从几元到上百元,维生素C...
开心一笑
·
量血压时常做这6件事?...
·
望梅止渴也能够引发肝脏...
·
女人绝经居然有好处 这3...
·
玩拼图、听音乐!11个习...
·
专家:减重手术效果好 ...
·
重视糖尿病前期, 莫让...
·
肝病新药!吉利德口服FX...
·
营养师的“双11”囤食清...
·
得了肾病综合征竟然是脚...
健康测试
 心理年龄测试  精神状态测试
 老人心理健康  紧张状况自测
体形
测试
体重:
公斤
身高:
标准
体重
食物
热量
五谷类,豆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类 蛋类 水产类
油脂类 奶类 糕点小吃
饮料类 糖类 茵藻类 全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心血管系统 皮肤科
神经及精神难病 儿科 五官科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 外科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难病 妇科

鼻咽癌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疮
白血病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高脂血症 骨质增生症
白癜风 白塞氏病 红斑性狼疮
脑积水 智力低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炎 震颤麻痹 坐骨神经痛
肥胖症 高血压 胃下垂 胃癌
白内障 青光眼 荨麻疹 斑秃
硬皮病 酒渣鼻 银屑病 湿疹
艾滋病 尿崩症 尿石病 遗尿
习惯性流产 乳腺增生病 不孕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中风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液异常症 阳痿  ……更多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纺织网 - 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农业网 - 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医疗器械网 - 红娘网 - China Medical Device - 糖酒招商网 - 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招商 - 医药招商网
© 医药网 版权所有